時間:2017-05-23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早上星兒在路邊看見一位媽媽拉著一個小女孩急匆匆趕路,孩子有點三心二意的,不時地去撥弄邊上的花草。媽媽急了,沖孩子大喊“再不老實,我就不要你了”。
經(jīng)??吹郊议L這樣嚇唬孩子。孩子太調(diào)皮難管,家長偶爾這樣做可以理解,但經(jīng)常性用恐嚇來管教孩子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呢?
“嚇唬”孩子真的有用嗎?
百分之八十的人在小時候都有被父母嚇唬的經(jīng)歷,“再不聽話就把你扔到外面喂狼”,“再吵把你嘴縫起來”,“再搗亂我就不要你了”……
這些話對于小小的我們是多么的可怕,可家長卻很樂于這樣讓我們乖乖就范。還記得小時候晚上不愿意早早上床睡覺,家長總會用恐嚇的口吻說“睡的晚的小孩會被妖怪抓走的”,這讓很多小朋友從小就對黑夜和鬼怪心存畏懼。
生活中甚至連專業(yè)幼師有時也難免用嚇唬來應(yīng)對熊孩子,更別說一些菜鳥家長了。
人都會本能地屈服于恐懼,小孩缺乏社會經(jīng)驗,難以辨認真?zhèn)?,才會把家長的“恐嚇”當真,但屈服于恐懼并不表示孩子認同了家長的命令。
“恐嚇”對孩子有哪些負面影響?
1、讓孩子性格變得膽小懦弱
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有些恐懼對象是父母的不當引導(dǎo)帶來的。
作為家長,應(yīng)該意識到恐嚇是一種愚蠢的教育手段,有時不但不能讓孩子變得聽話,而且會傷害孩子的心靈。孩子需要的是一種安全環(huán)境,包括身體的和心理的。在成人看來很平常的恐嚇話語,卻很大可能使孩子產(chǎn)生神經(jīng)性恐懼。孩子不聽話時,幾句威脅的確比費盡心思向他們解釋容易的多,但是產(chǎn)生的效果卻是家長始料未及的。
2、讓孩子產(chǎn)生叛逆心理
威脅雖然有效果,但不是百分百管用。親戚家的一個小姑娘就非常叛逆,經(jīng)常和爸媽對著干。有次媽媽為了催她寫作業(yè),跟她說“今天寫不完就別吃飯了”,結(jié)果小姑娘聽完氣的真的摔下作業(yè)本就跑出去了……
空洞警告的壓制孩子早晚會激起孩子的反抗欲望,不但達不到預(yù)估效果,還能帶來更糟糕的影響。這是對孩子自主權(quán)的忽視,自然不能一直有效。
3、給孩子帶來心理障礙
小朋友一旦被恐嚇威脅,暫時聽從了家長的指令,但也慢慢在孩子心里積壓下了怒火。而且專家表示孩子常被恐懼感占住心靈,精神容易受創(chuàng)傷,長大后表現(xiàn)出膽小怕事、懦弱無能的一面,缺乏獨立性,嚴重者甚至患上精神官能癥,影響孩子心理的正常發(fā)展。
4、讓孩子有被遺棄感
家長嚇唬孩子常說的“我不要你了”之類的話讓小朋友信以為真,總是處于緊張害怕的狀態(tài)中,并產(chǎn)生被爸爸媽媽遺棄的感覺,性格慢慢變得壓抑、沉默。
5、養(yǎng)成說慌的壞習慣
有的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做錯事就又打又罵,孩子為了避免遭受“皮肉之苦”,能瞞就瞞,能騙就騙,如此往復(fù),就慢慢養(yǎng)成了說謊的惡習。
不靠恐嚇,家長還有哪些更好方式?
1溫和的引導(dǎo)
孩子犯錯,不需要用恐嚇壓制孩子,其實只要多點耐心,就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試試換種表達方式,這樣說“見到老師不打招呼是很不禮貌的,下次我們別這樣了”,“媽媽知道你現(xiàn)在很想出去玩,先把作業(yè)做完會玩的更開心哦”,“妹妹比你小,要照顧一下她”。
這種表述就是告訴了孩子,我們對孩子本身是沒有敵意和否定態(tài)度的,只是對他的行為提出了否定,并且告訴了孩子正確的處理方式。事情就容易解決了。
2眼神制止法
如果家長平時就已經(jīng)給孩子建立了一套家庭規(guī)則,并在家里有自己的“威嚴”的話。那么孩子反抗的幾率應(yīng)該也不大了。孩子行為不當時,管教起來也容易多了。小朋友提前已經(jīng)知道家里什么行為是可以做的,什么行為是不被允許的。一旦越過了界限,媽媽一個眼神便能讓他停下來。這樣做的前提是爸媽和孩子約定好家規(guī),并且有一定的默契。
3采用冷處理法
一些小朋友無理取鬧不過是想引起家長關(guān)注罷了,此時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方式。暫時把孩子晾在一邊,讓他有時間反省自己。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受歡迎的,他也會慢慢改變自己的行為了。
當然,“冷處理”一段時間后,家長還要跟孩子耐心解釋,讓孩子明白成人的看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行為。
孩子是家長的復(fù)本也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所以孩子犯錯時家長應(yīng)當用自己的愛和理智來幫助他形成良好的習慣。畢竟對我們來說,讓孩子獨立、懂事、對生活樂觀積極才是終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