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26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爸爸媽媽,你們?yōu)槭裁匆习?也許每個孩子都曾問過這樣的問題。
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回答?或許大多數的人都會說:爸爸媽媽去上班,才能賺錢呀,只有賺了錢,才能給你買好東西吃,買玩具給你玩,買漂亮的衣服給你穿哦。但這種方式僅僅是獲得經濟基礎與謀生的理由,既不充分也很淺薄。
01
上班的確可以賺到錢,但上班不該僅僅是為了賺錢。當我們這么對孩子說時,我們傳遞給孩子最初的職業(yè)觀就是:上班只是謀生的手段。當一個孩子從小獲得的是這樣的啟蒙,那他今后尋找工作時將會這樣:
待遇挺好,即使不是我喜歡的,我也忍了;其實很羨慕其他人可以做XX,但我現在這份工作很平穩(wěn),要不就算了,老老實實待著吧;特別特別討厭自己的工作,但是沒辦法啊,為了生存。
一個人的一生,工作其實占據了我們人生很大的一部分,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工作中體會到價值感、熱情和樂趣,他的人生一定會充滿了抱怨。
02
“媽媽也沒辦法啊,媽媽這么辛苦還不是為了你。”這句話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媽媽其實也不喜歡工作,媽媽是為了你才忍受這些辛苦的。這樣說的直接結果就是讓孩子背負上不該有的壓力,而且還會產生深深的愧疚感。
這背后的邏輯就是,媽媽這么辛苦的上班是為了你,所以你要乖乖聽話,你要好好上學,你以后要好好報答媽媽。于是,孩子也學會了忍受,假裝很懂事,遇到不開心的事不愿意分享,慢慢就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面對孩子對于成人工作的問題,我們到底要給出怎樣的答案呢?不妨參考下面的回答。
為什么你總要去辦公室?
“因為這樣我可以得到工資。爸爸和我掙的錢要供我們付房租、食物、每天所買的東西,還有咱們的度假。另外,我還喜歡和其他人在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就像你在幼兒園畫了很多漂亮的圖畫,并且把最漂亮的送給了我一樣。在工作中,我也能幫助很多人,使他們滿意。”
提醒:
當你的孩子問到,為什么他最好的朋友的媽媽卻不用去上班的時候,你可以解釋給他聽,一些媽媽、爸爸更喜歡待在家里。但是他們在家里也是要工作的,比如買東西、洗衣服、打掃房間。這樣的解釋非常有用,使孩子認識到工作是很正常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你每天都能得到錢嗎?
“不是。我的老板并不會每天給我一些紙幣和硬幣。而是到了每個月的月底,我們公司的計算機就會自動告訴銀行的計算機,爸爸的賬戶上應該有多少錢。之后,爸爸就可以拿著銀行卡從自動提款機上取紙幣了。”
提醒:
如果孩子沒有接著再提問,這些信息暫時就足夠了。但是,如果你覺得和孩子解釋起來很費勁,不妨反過來問問孩子,這樣就可以知道孩子究竟想知道什么。
有關錢物的交換是孩子很感興趣的,也是很有必要讓他們明白的話題。
你上班時都做什么?
“我的辦公桌上有一臺電腦,我用它查資料、寫郵件、整理文件。此外,我還要打或者接很多電話。有的時候,我還會和來拜訪的客戶見面。”
提醒:
關于工作,在孩子的頭腦里形成一個印象對孩子很有益處,雖然他們可能對具體的細節(jié)并不太感興趣。也許你應該找個半天帶孩子來上班,帶孩子來簡單地參觀一下,或者帶他到你們的食堂去吃頓午飯也好。
和你一起工作的都是你的朋友嗎?
“有些人我非常喜歡,所以,在不上班的時候,我們也會經常聚會,一起去吃飯。當然,也有些人讓我覺得不是那么可愛,有的時候我們還會有爭吵。就像你們玩過家家或其他游戲時一樣,總會有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不是嗎?”
提醒:
這是一個與思考有關的人際交往問題,孩子會明白人和人之間有差異,我們不必喜歡所有人,但是,盡管如此,我們應該嘗試著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
我為什么不能一起去?
“你可以去參觀媽媽工作的地方。但是,不能和媽媽一起工作,我們辦公室沒有你的工作位置,你工作的地方在學校。你想想,要是媽媽天天陪你待在學校里會多擠。”
提醒:
耐心地向孩子解釋,在他工作前,先要經過學習階段,首先是幼兒園,然后是學校,之后是職業(yè)學校或者大學。如果,在這個問題的背后隱藏著分離的痛苦,那么你一定要讓孩子相信,只要他有問題,可以隨時找到媽媽――當然,一定是真有麻煩的時候。
“爸爸媽媽,你們?yōu)槭裁匆ド习?”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問自己,我們的答案是什么?
父母對于生活和工作發(fā)自內心的熱愛是最具有感染力的,這對孩子具有深遠的影響。如果真的做不到發(fā)自內心的“熱愛”,那至少在和孩子溝通時避免“不得不”這樣的無奈情緒。往往家長和孩子日常的對話就潛移默化地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