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6-26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形成適應社會的人格并掌握社會認可的行為方式??梢哉f,這是人一生都要發(fā)展的內(nèi)容。
???????
1.吵架促進語言發(fā)展
社會化過程里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與人交往。有人說,一個人的交往能力決定著他的人生,而交往的基礎就是語言的發(fā)展。我們知道,3歲以后,孩子的語言表達已經(jīng)到了一定的程度,這時他們的人際關系敏感期到來了。如果一天見不到小朋友,孩子會覺得孤單。
兒童發(fā)展心理學認為,兒童語言的發(fā)展不是一個自發(fā)的過程,而是在社會生活條件下,特別是教育條件下進行的。如果孩子小的時候沒有進入小伙伴的群體,或者總是處于被人欺負的窩囊地位,那么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相對就會較差。
這是因為,孩子在講道理、說服對方的過程中,大腦需要不斷地思考"說什么" "怎么說"。為了搶占先機,孩子在快速組織語言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分析、綜合、演繹、歸納等最基本的思維方法,思考的敏捷性和邏輯性同步得到提高,促進了大腦的發(fā)育與語言的發(fā)展。
2.吵架可以提升溝通能力
6歲前的孩子是以自我意識為中心的,每個孩子都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往往無法接受不同的意見。這種情況下,幾個孩子在一起,必然發(fā)生爭執(zhí)。當孩子間發(fā)生爭辯、爭吵時,成人不必驚慌,更不要忙不迭地把孩子隔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通過相互間的語言表達、還擊,達到交流和協(xié)調(diào)雙方關系的目的。讓孩子在爭論中習得與小伙伴平等相處、在集體中滿足自己需要的方法,從而克服"自我中心" 化,真正學會維護自己和接納別人。
2點注意,處理好孩子吵架行為
孩子吵架是常見的,那是孩子之間尋找和諧相處的方法,習得適應社會的人格、掌握社會認可的行為方式的重要途徑,只要沒有安全問題,父母沒有必要太在意。只要大人不參與進去,孩子自己一般是不會把吵架當成影響團結(jié)的大事的。即便這樣,以下幾點還是要注意的。
1.不要太計較"挨打"
有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幾乎每天回家,身上都帶著彩,一看就知道挨欺負了。一次兩次媽媽都沒在意,次數(shù)多了,媽媽擔心這個孩子太懦弱,將來長大了受欺負。于是,她在家里教孩子再挨打的時候,他應該怎么還擊。這個孩子起初不敢打別人,媽媽便開導孩子:"我們不可以欺負別人,但是別人欺負我們時,要保護自己。你可以盡量躲開,也可以與人理論、告訴老師, 甚至還手抵抗。否則, 你會受傷、會痛,媽媽也會難過!"后來,這個孩子真的敢打別人了。可再后來,這個孩子打人上癮了,經(jīng)常把別的孩子打出彩來。
老師把情況反映給了媽媽,媽媽對孩子說:"打人是不禮貌的行為。小朋友鬧矛盾了,要好好說,說不好可以找老師,但是不可以先動手打人!"
就這樣,這個孩子掌握了" 打人"的分寸,從此,身上再沒有掛過彩,也不再欺負其他的小朋友,人緣相當不錯!
所以,面對孩子之間動手級別的摩擦,父母應慢慢引導,不要太在意一兩次的"挨打",但是也不能總是"挨打"。
2.制止孩子的臟話
父母一定要記得,糾正孩子的錯誤,疏導永遠勝過強制性干涉。當孩子罵人的時候,父母給以一個厭惡的眼神或者簡單地問一句:"孩子,你在說什么?" 更能觸動孩子的心靈,讓孩子記住自己犯的錯誤。切忌經(jīng)常性批評孩子,這樣容易使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認為自己就是一個說話不講文明的壞孩子,會很自卑。批評孩子的時候, 更不要用帶有否定、忽視、不相信、藐視孩子的語言。比如,"你不說臟話就不成","你就是這樣的粗魯人!"等。
對于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給孩子講講文明說話的好處,經(jīng)常說臟話的壞處。如果只是講道理孩子或許會認為父母是在危言聳聽,那么不妨給孩子講解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故事。比如,有的人因為說了一句臟話導致了一場打斗,有的人因為一句難聽的話被人罵了一頓,有的人因為一句臟話導致多年的友誼破裂等。
在教育的過程中,孩子就會明白,文明、有禮貌的語言讓人感到被尊重,而臟話、無禮的話,因為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和感情,難保不會引起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