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7-03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角色式育兒“下的孩子有哪些反常表現(xiàn)
行為控制能力差
父母采用分角色管理的孩子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缺乏行為控制力,通俗的說:經常人來瘋,人越多的時候越表現(xiàn)出一種極端興奮的狀態(tài),常常讓父母下不來臺。孩子的這種表現(xiàn)往往引來家中黑臉的一頓暴力懲罰,當時確實能夠起到威嚇作用,時間一長,孩子就忘到腦后,故伎重演。
事非認知能力弱
孩子缺乏對事非的正確認知,判斷對錯完全憑父母的態(tài)度,同樣一件事,媽媽是”紅臉“,盡管批評孩子,但是孩子不會停止,如果”黑臉“爸爸來了,孩子立刻收手,爸爸走了,孩子的行為比之前更嚴重,并且怎么勸阻也停不下來。
”角色式育兒“有哪些危害
無法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孩子調皮搗蛋人來瘋,一開始源于某一個興奮點帶來的愉悅感,這個時候的孩子并不清楚這種行為是否適宜,只是單純的覺得好玩,但是父母分角色管理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就是說:我做的這件事在媽媽面前可以做,但是在爸爸面前不可以做。所以我做的事情沒有錯,錯的是要看誰在跟前,這顯然混淆了孩子的是非觀。
破壞家庭教育態(tài)度的一致性
角色式育兒過程中,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是不一致的,盡管這種方式是家長協(xié)商后的決定,但是在孩子看來,家長面對同一個問題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態(tài)度說明有空子可鉆。長此以往,孩子會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如何用不同方式讓不同的父母滿意的問題上,并且在認識上形成偏差,比如:這件事只要爸爸不知道就行,反正媽媽也不管,媽媽最愛我。
為什么家長覺得“角色式育兒”有用?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真誠的關切是和諧發(fā)展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的各個品質都會獲得真正的意義。
角色式育兒是一種快餐式的管理方式,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家長的棘手問題,但是這也是一種極不真誠的教育方式,盡管如此,家長還是因為它立竿見影的效果頻繁使用。
孩子習慣成自然
長期的家庭教育模式已經讓孩子逐步適應,在這種模式下,孩子自然而然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生存方式,家長突然改變還會引來孩子的不適應。有一位家長就曾分享過一件趣事:因為每次孩子調皮她都是大聲吼叫,孩子有時候還嬉皮笑臉,有一天她突然改變態(tài)度,認真地說:你是我的乖孩子,怎么能這樣呢?孩子一下愣住了,突然哭著說:媽媽,我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
低齡兒童崇拜權威
年紀小的孩子對成人的權威有一種無緣由的崇拜。比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特別聽老師的話,老師說的即便是錯誤的,孩子也會一絲不茍的去執(zhí)行。孩子還不能夠從是非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只是因為權威在成人手上,就會無條件服從。如果這種權威正巧控制在黑臉家長手中,孩子更是乖乖就范。
家長如何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繞過“角色式育兒”的坑?
教育家孫云曉曾說過:改變教育從改變關系開始,改變孩子從改變父母開始,改變明天從改變今天開始。
下面給家長四點建議,繞過“角色式育兒”的坑:
保持教育態(tài)度的一致性
首先就是要保持教育態(tài)度的一致,遠離紅黑臉式的育兒崇拜。無論家長們性格如何,方式怎樣,在孩子面前都應該有一致的態(tài)度,讓孩子感受到在父母面前沒有空子可鉆。家長教育態(tài)度的一致是讓孩子認識錯誤的有效途徑,經常性表明態(tài)度,孩子才能把注意力轉移到事情本身上來。
拒絕暴力育兒的短平快
暴力育兒對小孩子最有效,恐懼大人的權威,一頓打罵可以讓孩子立刻進行行為自控,但是這種控制的效果不具有持續(xù)性,還會引發(fā)蝴蝶效應。孩子因為被暴力懲罰,可能會選擇更暴力的方式來發(fā)泄憤怒,比如破壞物品,欺負更小的孩子;因為暴力懲罰,還會得到解決問題的錯誤示范,認為暴力可以讓自己得到想要的一切,這也把孩子向調皮搗蛋的路上越推越遠。孩子犯錯,家長可以選擇更多的肢體語言和后果懲罰的方式給予孩子警示,比如:嚴厲的目光提示,暫時取消游戲的權力,到角落里去冷靜等等。
???????
關注孩子是非觀的建立
當孩子調皮搗蛋時,家長不要總是生硬的制止,命令式的口吻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可以做的是用正向的方式、簡潔的語言給孩子提要求。比如:孩子在公共場合不停的大叫,家長可以冷靜地走過去,拉住孩子的手,看著他的眼睛,然后緩緩地說,你這樣特別吵,影響到周圍的人了,媽媽希望你從現(xiàn)在開始不要尖叫了,我知道你可以做得到。這種方式可以瞬間改變氣場,讓孩子有敬畏心,平靜地認識到:不是我喊叫讓媽媽生氣了,而是這件事情做得不對。
進行角色重演感受共情
對于不善于行為管理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專門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通過共情體驗別人的感受。比如:孩子經常喜歡惡作劇,拉拉別人小辮子,搞點小破壞,家長可以進行角色扮演游戲,讓孩子充當被影響的一方,家長模擬做這些不對的事,請孩子說說自己的感受:你現(xiàn)在覺得怎么樣?你開心嗎?你還覺得這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嗎?由于孩子年齡小,很少能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這種方式能夠最直觀的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為什么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