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情緒背后的秘密
時間:2018-10-22
來源:Yojo幼兒園聯(lián)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案例】
在幼兒園活動中,浩浩精心搭建的積木城堡被小明碰到了,浩浩很生氣,順手推了小明一下,小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老師發(fā)現(xiàn)后,把浩浩叫了過來。
老師:你很生氣的時候,會想用什么顏色來畫?
浩浩:我不知道!
老師:你生氣的時候,會像一個輕飄飄的汽球,還是會像……?
浩浩:像一塊石頭!
老師:是重重的還是輕輕的?
浩浩:重重的!
老師:你覺得那是什么顏色?
浩浩:……(想了一會兒)黑色!
老師:那就拿黑色,有點生氣?還是很生氣?
浩浩:很生氣!
老師:你會很用力地畫,還是輕輕地畫?
浩浩:很用力!
老師:你就很用力地畫!用你最大的力氣來畫!
老師運用繪畫了解小智盛怒的原因,并鼓勵他借著涂鴉,將心中的憤怒宣泄出來。 浩浩因情緒激動講不清事情緣由,借著圖像呈現(xiàn)事發(fā)當時的情景,再用重重地涂鴉宣泄出壓在心頭的黑色大石頭。隨著憤怒的緩解,心情也逐漸恢復平靜。
可見, 幼兒的情緒發(fā)展若要健全,有賴于周圍的教師建立正確的情緒知識及正確對待幼兒的方式。 冷靜、理性的解釋并不足以引發(fā)孩子對他人感受的覺察,而應加上較強情感的誘發(fā),且更進一步地提供方法,才能教育孩子如何感受和反應。
仍然以剛剛提到的案例為題,一個孩子精心搭建的積木城堡被推倒,他會怎么反應呢?
●如果他認為對方是故意的,那他可能會生氣甚至憤怒而以牙還牙。
●但如果在老師的引導下,他認識到對方是不小心的,他則可能會諒解對方,心平氣和地重新再來。
●如果幼兒能感受到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他人的痛苦,這有助于其攻擊行為的抑制。因此,“同理心“是幼兒正向成長的重要基石。
●孩子揣摩別人的想法和感受時,常常依據(jù)家人之間的互動經(jīng)驗而來。家庭中的經(jīng)驗和家人情感的分享可以說是孩子對他人感受和想法的基本來源。
因此, 如果父母與孩子能常常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分享自己的感受,可能有助于孩子了解他人的情緒。
利用故事及周圍的人、事物,來引導孩子設想他人的情感和想法,也可能對孩子情感的敏感性有幫助。
在西方,父母會把自己的傷心表現(xiàn)出來,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情緒或者讓孩子明白自己讓父母傷心了;
而在中國的文化之中,人們不愿將傷心表露于外, 即使孩子的某種表現(xiàn)讓父母感到失望和傷心,父母也不會把這種情緒表現(xiàn)出來,以免孩子看到后會傷心難過。
由于這種文化的差異,使得中國幼兒識別傷心的能力要低于西方的幼兒。
情緒無所謂對錯,只有表現(xiàn)的方式是否被接受。當幼兒表現(xiàn)出不符合社會所強調(diào)的情緒表現(xiàn)方式時,不應一味地否定,應先給予幼兒情感上的接納,之后再進行處理。
學會欣賞幼兒情緒表達的多面性。幼兒時而沖動、時而出現(xiàn)負面的情緒或正面的情緒,這些都是不壓抑情緒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