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犯錯怎么辦?聰明的幼兒園老師都這樣做!
時間:2019-04-30
來源:Yojo幼兒園聯(lián)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幼兒犯了錯,到底要不要懲罰,該怎么罰?這是教育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尤其是在身心各方面發(fā)展還不完善的學齡前階段,關于懲罰的話題更是備受關注。
懲罰的目的,是讓幼兒體驗犯錯的后果,進行自我反思,進而改正自己的行為。3-6歲是最愛搗蛋的年紀, 也是立規(guī)矩的最佳時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懲罰不僅要考慮幼兒自身特點,還要綜合考慮懲罰的目的、采取的方式、希望達到的結(jié)果等因素。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來談談教師在實施懲罰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一、有錯必罰
幼兒犯錯后,無論有心還是無意,都必須要接受懲罰,不能朝令夕改。如果因為教師心情好隨意取消對幼兒的懲罰,就會削弱既定規(guī)矩對幼兒的威懾力,長此以往,幼兒對教師設立的規(guī)矩就會置若罔聞。
二、懲罰前先警告
有時幼兒并不知道自己犯了錯,教師要及時終止幼兒的行為,告訴他這么做是不對的,并進行溫馨提醒,給幼兒改正錯誤的機會。如果幼兒對提醒不聞不問,依然再犯,再實施懲罰。
三、明確起止時間
懲罰幼兒時,教師應告訴他懲罰從什么時間開始,到什么時間或者什么程度結(jié)束,以及懲罰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在約定的懲罰時間結(jié)束時,一定要及時、明確地告知幼兒懲罰結(jié)束了,避免幼兒一直處于膽戰(zhàn)心驚、惶惶不安的狀態(tài)。
四、就事論事莫牽連
教師訓誡幼兒時務必要一事一議,就事論事,切忌翻陳年舊賬。有些教師在批評幼兒時喜歡東拉西扯、橫牽豎連,將幼兒從前犯過的種種錯誤一一道來,卻忽視了本次談話的主題。教師說的問題太多,幼兒抓不住重點,這樣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五、及時懲罰不拖延
教師一旦發(fā)現(xiàn)幼兒犯錯就應該立即實施相應的懲罰,懲罰得越早,達到的教育效果越好。如果當時的情境不允許教師立即做出反應,事后要盡早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回到與原來相似的情境中去,和他一起回顧、總結(jié)當時的錯誤言行,幫助他反思、改正。
在幼兒園,幼兒犯錯的時候教師通常都會先對其進行口頭教育,但是因為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發(fā)展還不完善,自我約束能力也較弱,有時會出現(xiàn)反復犯同一個錯誤的現(xiàn)象。此時,口頭教育的方法就不那么奏效了,就需要教師對幼兒實施一些具有“行動力”的懲罰手段。
1、計時隔離
在班上開辟一個專門的區(qū)域,當幼兒犯錯后請他坐在那里,安靜反思自己的行為。這種懲罰方式是為了讓幼兒能夠脫離集體的情境,意識到自己與別的小朋友的差別,從而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
隔離的時間不宜太長,控制在10分鐘以內(nèi)。對于小班的幼兒,起初可能會因為不適應而哭鬧著要離開,這時教師需要耐心陪伴在他身旁,直到計時結(jié)束,等幼兒情緒平復后,再和他討論對所犯錯誤的看法。
2、禁止權力
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與同伴發(fā)生沖突,或者教師一再強調(diào)紀律要求,但幼兒仍不能很好的遵守時,教師可以要求幼兒暫時退出這個游戲,學會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
禁止幼兒參與游戲后,教師要引導他想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錯誤、應該怎樣改正,比如向被傷害的同伴誠摯地道歉,在旁邊當個小小監(jiān)督員看誰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等。當幼兒為自己的錯誤接受了懲罰后,教師應讓他重新返回游戲。
3、將功贖罪
當幼兒犯錯后,讓他做出相應的行為來彌補,比如打翻了牛奶可以讓幼兒自己去拿抹布收拾干凈,撕壞了圖書可以讓幼兒自己用膠布粘好等。
這種懲罰方式更適合“無心之失”,“贖罪”的過程還能讓幼兒學會更多技能,可謂一舉兩得。教師要仔細觀察、分辨幼兒的行為,防止有的幼兒因為好奇想嘗試而故意去犯錯。
4、取消榮譽
有的教師會在班級內(nèi)開展定期評選活動,對幼兒的優(yōu)秀表現(xiàn)進行獎勵,例如吃飯又好又快的幼兒可以獲得1個貼紙,集齊5個貼紙就可以當一回餐具分發(fā)員。當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在進餐時有挑食、聊天行為,就可以收回他的1個貼紙以示懲罰。看到自己辛苦掙來的榮譽被剝奪,幼兒會觸動很大,自然也就牢牢記住了這次教訓,不敢再犯。
小提示:
1.懲罰要尊重孩子。懲罰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老師并不能為了懲罰而懲罰。在懲罰中,要有限度,對事不對人,切忌將禁止某項權利上升到否定甚至侮辱孩子人格的程度。
2.要理解孩子發(fā)展的個體差異。對于那些平時就喜歡“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老師應多一點耐心,仔細觀察這類孩子的特點,觀察他們“調(diào)皮搗蛋”背后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從而針對性地進行引導,而不是一味的懲罰。
在對幼兒進行懲罰時,需要保持溫和而克制的態(tài)度,不能惱羞成怒、氣急敗壞地對待幼兒,避免讓他們在情緒上感到挫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