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建議幼師要做到四不宜,三不做!
時間:2019-09-02
來源:Yojo幼兒園聯(lián)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一不宜“關(guān)”
現(xiàn)象:在幼兒入園的第一天早晨,教師從家長手中接過孩子后,往往把教室的前后門都關(guān)上,甚至拉上窗簾。因為孩子不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教師擔心孩子走失,往往把孩子關(guān)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如果教師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在關(guān)門的一剎那,孩子的哭聲會更大。因為在三四歲孩子的直覺行動思維中,關(guān)門了,就意味著爸爸媽媽不能進來了。孩子也會將封閉的空間與許多可怕的事聯(lián)想在一起。如“被關(guān)起來了”,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懲罰概念。
對策一:教師不要把活動室的門都關(guān)起來,可留一小扇門開著,讓配班老師多留意這扇門,防止孩子溜走。
對策二:幼兒園的大門一定要關(guān)好,各班級教師密切配合,注意觀察園內(nèi)孩子情況。這樣,孩子生活的小空間開放,大空間封閉,既不給幼兒造成壓迫感,又不會造成安全隱患。
對策三:允許孩子帶一件喜愛的玩具來幼兒園。對于在陌生環(huán)境中的孩子來說,一件熟悉的物品可成為他們依戀的對象,緩解分離焦慮。
二不宜“偏”
現(xiàn)象:教師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哭鬧的孩子身上,而對不哭鬧的孩子甚少關(guān)注。這些孩子因為無所事事,或得不到老師的關(guān)注,反而會在今后的入園中哭鬧起來。
對策一:在入園幼兒與家長分別后,教師之間要做好分工合作,既要有教師安置好哭鬧的孩子,又要有教師帶好不哭的孩子,組織他們活動。
對策二:教師要準備較多的玩具和材料供不哭鬧的孩子操作,讓他們有事可做。對于哭鬧的孩子,教師要根據(jù)他們的興趣愛好,多開展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以轉(zhuǎn)移他們對家和親人的注意力。
對策三:教師可引導不哭鬧的孩子主動與哭鬧的孩子交往,讓他們在互動中體驗同伴交往的樂趣,如組織“開火車”“小胖豬搬新家”等簡單有趣的游戲。
三不宜“嚇”
現(xiàn)象:對哭鬧的孩子,有些教師喜歡用這樣的語言來恐嚇孩子:“再哭,爸爸媽媽不來接你了。”“再哭,把你一個人關(guān)到一間屋子里去。”這樣做或許一時能奏效,但起不到長期效果,而且可能導致孩子第二天不愿來幼兒園,甚至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對老師抱有畏懼感和不信任感。
對策一:孩子哭鬧時,教師不妨直呼他的小名,多與他肌膚相親,如摸摸小腦袋、拉拉小手、抱抱他、說說悄悄話等。隨著相互間距離的貼近,孩子會逐漸消除緊張恐懼的心理,對教師產(chǎn)生親切感和依戀感。
對策二:孩子的情緒會相互“傳染”的,往往會出現(xiàn)“這方哭罷那方登場”的情況。為此,教師可使用短時隔離法,暫時將哭鬧嚴重的孩子帶離活動室。不過,要由專門的老師對其進行安撫,待其情緒平和后再帶回活動室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戲。
對策三:許多孩子哭鬧是因為生活中碰到了進餐、如廁、穿衣服等困難。生活自理問題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當需要自己來完成而又有困難時,他們就特別想念親人。這就更需要教師留心觀察孩子所遭遇的困難,適時幫助他們度過難關(guān)。
四不宜“急”
現(xiàn)象:剛?cè)雸@的孩子,沒有一日活動的規(guī)則意識。有些教師急著建立常規(guī),第一天就上規(guī)矩,固定座位、排隊洗手等。孩子第一天適應新環(huán)境,又要接受新規(guī)則,這往往容易加重分離焦慮感。
對策一:對特殊的孩子,不妨讓他多隨意兩天,允許他不參加集體活動,允許他抱著自己的玩具玩,給他一個適應的過程。并逐步通過游戲、故事、談話等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樹立常規(guī)意識。
對策二:對拒絕吃飯的孩子可以讓他少吃一些,下午多準備一些點心,供孩子取食。對拒絕午睡的孩子,教師可以先讓他坐在床邊,給他講故事,待他疲倦了,再要求他躺下睡覺。
對策三:應盡量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如孩子喜歡什么樣的游戲,喜歡玩什么玩具,喜歡和誰做朋友,教師就盡量讓他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并在行動中給予配合。
家園溝通幼師這三件事千萬做不得!
1.“距離越位”做不得
聚會聚出煩惱:
有些老師因為跟年紀相仿的媽媽們特別有共同話題,時常跟某些媽媽們出去聚餐聚會,久而久之,其他的家長心里就開始犯嘀咕了,他們會揣測那些媽媽是不是為了讓老師多照顧她們的孩子,也會懷疑老師是不是更喜歡她們的孩子。如此下去,老師與家長的矛盾會增多。
老師需注意:
拉近與家長關(guān)系的同時,也要保持適度的心理距離,防止因心理距離過近而給工作帶來不便。
盡量不要與個別家長過于親近,一方面,很容易讓家長出現(xiàn)期望老師多關(guān)照自己孩子的現(xiàn)象,也容易讓老師不由自主地對這些孩子表現(xiàn)出特殊的關(guān)照,造成事實上的不平等。另一方面,當老師與個別家長過于親密時,也容易引起其他家長的猜忌與疏遠,從而影響班級的整體工作。
2.“話題越位”做不得
聊出來的麻煩事:
有些老師喜歡用微信和家長聊天溝通,尤其是跟班上孩子的爸爸溝通的時候,如果不小心開了不太適宜的玩笑話,就很有可能引起孩子媽媽的誤會和投訴。
老師需注意:
女性自身的特點決定,交往過程中容易談及生活話題,其中很多話題不符合老師與家長之間的關(guān)系,應該盡量避免,小心謹慎。
幼師和家長之間的關(guān)系,天然屬于工作關(guān)系。當老師與家長談?wù)摰脑掝}超越孩子的教育問題時,時間一長,就容易引起家長的猜忌、不滿,影響家園關(guān)系和班級工作的開展。因此,話題不越位,也是家長工作中需要特別注意的一個問題。
3.“權(quán)限越位”做不得
幫出來誤會:
有些孩子家長的職業(yè),可能剛好能夠滿足老師生活方面的需求,比方說剛好老師新房需要裝修,而家長剛好又做這個行業(yè)。雖然實際上老師和家長之間都是正常的客戶關(guān)系,但未必其他人都會這么認為。
老師需注意:
和家長接觸的過程中,保證工作內(nèi)容在規(guī)定的權(quán)限之內(nèi),不打破、不超越。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權(quán)限在于幼兒教育,脫離幼兒教育之外的任何交往、合作,都屬于權(quán)限越位。
在實際工作中,雖然與家長溝通是出于工作需要,但溝通過程中偶爾涉及工作以外的話題也很難避免。如果斷然打斷或者拒絕家長,會顯得不禮貌。這就要求老師把握好溝通的內(nèi)容及分寸。例如,不和家長談太多關(guān)于個人生活的細節(jié),不給家長留相處過于密切的機會,當家長提出給自己生活上的幫助時,借口“事情已經(jīng)解決”等方法婉言謝絕,以避免類似“裝修風波”事件帶來的誤解與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