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集體教學中常犯的12個錯誤,第6個99%中招了!
時間:2019-07-11
來源:Yojo幼兒園聯(lián)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你還在為集體教學活動效果不佳而煩惱嗎?你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嗎?不妨一起排排雷,看你是不是曾不小心誤入了雷區(qū)!
導入環(huán)節(jié)
錯題1時間把握不當
小A老師上一節(jié)美術課活動,為了增加導入的趣味性,找了一個童話故事,因為孩子們對故事很感興趣,使得故事講了約12分鐘,導致最后美術操作的時間不夠,大多數(shù)小孩沒畫完。
知識點:了想追求“眼前一亮”的效果,總是在各種“花哨”的導入活動上耗費過多時間,使得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虎頭蛇尾”。導入環(huán)節(jié)是必要的,需要巧妙喚醒幼兒生活經驗,但應盡量保持簡短,開門見山,不宜喧賓奪主。
錯題2對導入結果有過于理想化預設
小B老師要上一本“月亮,晚安”的繪本課,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聽了兒歌《月亮船》,并提問孩子們在安靜的晚上會說些什么。孩子們回答,“我會跟爸爸媽媽說明天干什么,我會和媽媽說一句悄悄話”,但并沒有孩子回答“我會說晚安”或”我會跟月亮說晚安等”,于是教師問:“你會不會給月亮說晚安?”
知識點:小B老師想通過導入活動能將幼兒的思維自然地“導入”到主題上來,但事實往往相反,甚至預設與實際出現(xiàn)較大偏差。教師應當充分了解班級幼兒的興趣點以及認知特點,在此基礎上結合幼兒已有生活經驗設置導入環(huán)節(jié),簡短有力,直擊主題。
講解示范環(huán)節(jié)
錯題3內容與目標脫節(jié),過于強調技能及結果
小C老師在《游樂場里的小雞》美術課上,花了近二十分鐘的時間教幼兒畫圓,讓孩子們在白紙上反復練習圓,以求畫得足夠圓,但事實上不少小朋友已經在走神畫其他的東西,還在畫圓的小朋友也心不在焉。
知識點:小C老師在美術集體教學活動中,總是花了大量時間讓幼兒練習畫圓,忽視了對探索過程的強調,脫離了學前教育的初衷,且忽視了態(tài)度、情感層面的目標。不僅使得教學內容缺乏趣味性,還使得在數(shù)學等領域小學化情況明顯。
錯題4教師用語成人化
小D老師在給中班幼兒講“垃圾分類我最棒”的課中,跟幼兒說“提高垃圾的回收率”、“因地制宜”等專業(yè)用語,且并未加任何解釋。小D老師以為幼兒能從字面理解其意思,事實上,幼兒感到非常陌生。
知識點:新教師在給幼兒進行示范講解的環(huán)節(jié),很容易陷入干癟、平鋪直敘式或十分程序化的語境中。教師應切實基于兒童心理從兒童視角出發(fā),用兒童聽得懂的語言,真正與幼兒進行“對話”,而不是以成人的權威者身份對知識進行直接傳達。
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
錯題5互動交流止于形式
小E老師在講解《夜貓的城市》時,因為故事比較長,所以大多時候是直接在講解演繹,下面幼兒雖時不時會自言自語地進行回應,但小E老師只是不時問,“是不是”“對不對”此類問題,大約20分鐘左右,總算把故事講完、聽完,小E這才老師松了一口氣。
知識點:教師主導過多,且因活動任務需要,并未給幼兒充足的表達時間,而是急匆匆把流程拉完,且活動進度被教學目標牽著走。教師對交流內容、交流對象、交流時機、交流時間長短的把控度較高,教師的提問開放度和彈性不夠,常常無法顧及到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等,均是教師權力過強的表現(xiàn)。應當真正“賦權”幼兒,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表達空間,使互動交流切實高效,而不僅僅流于形式。
錯題6教師回應千篇一律
小E老師在講《我最棒》時,回應最多的是,“你這樣做真棒”,雖然看似很切題,卻沒有讓幼兒明白自己“棒”在哪里,也沒有讓其他幼兒明白,“我”應該學習別人的哪些做法。指向不明的“萬能模板”式鼓勵,讓幼兒一時感到開心,教育效果卻不是很理想。
知識點:教師回應時,應充分把握每位幼兒已有的核心經驗和可能達到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行個性化地回應。對于幼兒回答的內容,教師不應過于強調“標準答案”,而應在幼兒學習品質、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方面進行強調和表揚。
此外,教師回應往往基于眼前事實,缺乏引導幼兒知識遷移和深度思考的意識。應注意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發(fā)散性,通過喚醒相關經驗、激發(fā)“靈感”的同時,又適當?shù)昧粲杏嗟?,激勵幼兒不斷深入思考?/span>
最后,教師回應語言本身的吸引力不足。應更注意其精準性,同時兼顧語言的“藝術”,即用豐富的語言表達方式與幼兒進行對話,并有意識引導幼兒用更完整生動的語言進行表達。
錯題7為了游戲而游戲
小F老師在“游戲是一日生活的基本活動”理念的引導下,總是認為一堂課不專門設置游戲環(huán)節(jié)就不夠完整。于是,在數(shù)學活動《五條小魚》中,讓幼兒模擬小魚在水里游泳,于是孩子們在教室里來回穿梭,場面十分混亂。
知識點:教師而應將游戲和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特點進行巧妙融合,而不必為了游戲而游戲。此外,我們提倡在“大課程”的背景下,將游戲思維貫穿始終,而不是生硬地去設置一個形式相關、內容不相關的游戲環(huán)節(jié)。
分享展示環(huán)節(jié)
錯題8幼兒限于對作品的結果性描述
小G老師在科學活動的分享環(huán)節(jié),提問幼兒“說說你畫了什么,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回答“我畫了很多螞蟻在躲雨,我發(fā)現(xiàn)螞蟻會聚集在一起躲雨。”小G老師隨即肯定了幼兒很善于觀察,于是繼續(xù)問下一個幼兒。
知識點:事實上小G老師還可以對幼兒的回答進行追問,例如“你是在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螞蟻要一起躲雨的,你認為他們?yōu)槭裁磿黄鸲阌昴?rdquo;進行追問??傊?,教師應引導幼兒對活動過程(繪畫過程)進行回顧,進行反思性提問,而不應僅僅局限于結果。例如我在畫xx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問題,我通過xx的方式解決的這個問題,教師也可據(jù)此展開對過程性問題的全班性討論,引導幼兒從直接和間接經驗中思考和學習。
錯題9評價不全面
小H老師雖然工作多年,但仍然喜歡在各種環(huán)節(jié)將幼兒還是習慣于將幼兒與幼兒進行橫向比較,缺乏對幼兒自身的縱向評價和鼓勵;且評價標準單一,多為對內容多少、故事性完整程度的評價,而忽視對情感表達、道德提升等多方面的考量。此外,評價主體也顯得單一,通常均為幼兒展示,教師評價。
知識點:幼兒的個體發(fā)展水平不一,教師應對每個幼兒的每一次進步進行評價和鼓勵,而不是同伴之間的互相比較;教師應當基于幼兒的終身發(fā)展,顧及到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各個方面,而不僅局限于眼前的一堂課或一個技能;可增強評價主體的多元性,例如幼兒自評,幼兒互評等,提升幼兒的自我反思力以及個人判斷、鑒賞力。
延伸環(huán)節(jié)
錯題10互動對象單一
小I老師的班級上完“社區(qū)是我家”的社會教育領域課程,于是鼓勵孩子們將課上的想法記錄在主題墻上,但區(qū)角活動依舊是“動物園”的主題,未進行及時的配套更新。
知識點:我們可以將集體活動中涉及的數(shù)的相關經驗或繪本故事分別融入到益智區(qū)和角色游戲區(qū);此外,從場域來看,缺乏集體教學與家庭和社區(qū)之間的互動,實施方式有家長老師、社區(qū)課程等。
錯題11可操作性不強
小K老師在孩子們認識了水彩筆之后后,口頭說了一句讓幼兒回去找一面墻進行自由涂鴉。但由于環(huán)保問題,孩子們回家后很難找到一面可以自由涂抹的墻壁。這個作業(yè)后來也不了了之。
知識點:老師總是把教案中的延伸環(huán)節(jié)設計得很美,卻又總是在實施中“名存實亡”。一是由于教師重視程度不夠,未真正樹立“大課堂”的理念,二是由于教師的整體時間把控不足,導致對延伸活動進行詳細交代的時間不夠;三是因為延伸活動涉及的周期較長,工作量大,因此常常被教師有意忽視。此現(xiàn)狀可通過改進理念、縮短延伸周期、簡化延伸活動方式、尋求家長配合等方式進行彌補。
錯題12跟進工作不足
小p老師坦言,因素時間精力有限,她對延伸環(huán)節(jié)有時候是有意識去忽視掉。“孩子們真的能去延伸就不錯了,誰還有時間去監(jiān)督,全靠自覺”。
知識點:教師可通過開設相應版塊的主題墻形式監(jiān)督展現(xiàn)延伸活動的進度,再分配相應“小助手”進行輪流監(jiān)督等。此外,還可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在家園聯(lián)系平臺上設置相應的板塊,由家長和教師共同跟進延伸活動的開展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