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九九3歲了,因為爸爸常年出差在外,媽媽白天要上班,因此平時主要由姥姥姥爺輪流幫著媽媽帶。最近媽媽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九九很愿意跟比自己年齡小的孩子玩,但面對比自己大的小伙伴時會出現(xiàn)各種躲避行為。比如,九九和媽媽在廣場上騎自行車,看見桃桃哥哥過來了,九九就會以“小便啊、累了啊”等各種借口離開廣場。如果是依依妹妹騎著自行車過來,九九就會主動上前,很開心地招呼小依依:“你快來追我呀。”媽媽覺得非常奇怪,以往別人說的“小孩子喜歡追著大孩子跑”怎么一點沒在自己家孩子身上得到體現(xiàn)呢?
原因
案例中的媽媽非常細心,她發(fā)現(xiàn)3歲的女兒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追著大孩子玩”,反而有些回避,所以覺得有些納悶。一般來說可能是以下原因導致的:
1、孩子發(fā)展的年齡特點使然
3歲是孩子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關鍵階段,也是自豪、羞愧、內疚等情感萌發(fā)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依據(jù)成人的評價來建立自我心理形象,因此對外界的評價特別敏感。從上面的案例來看,九九可能是個自尊心比較強、表現(xiàn)愿望比較高的孩子,特別看重成功,不愿意承認自己“技不如人”,因此表現(xiàn)出不愛跟大孩子玩、只愛跟比自己小的孩子玩的現(xiàn)象。
2、與成人的態(tài)度有關
孩子對事物的態(tài)度往往受到成人的影響,如果孩子從成人那里感受到來自大孩子的不良情緒體驗,孩子可能就會采取回避策略。比如,父母經(jīng)常不在家,如果老人看孩子又比較小心,擔心孩子被大孩子欺負,看見大孩子就趕緊拉著孩子走開,或者告誡孩子“不要跟大孩子玩”之類的,那么孩子就會害怕大孩子。再
如,“別人家孩子現(xiàn)象”,如果家里人總喜歡拿別人家孩子跟自己家孩子比較,或者表達過“那個小哥哥真能干”之類的意思,可能會讓孩子覺察到自己不如人,因而就會避開這種刺激的出現(xiàn)。
3、與孩子的天生氣質、個性特點以及經(jīng)歷有關
有的孩子控制愿望比較強,希望把所有事情都納入自己的可控范圍,因此對脫離自己能力的任務、不可把控的大孩子,都會采取“眼不見心不煩”的方法?;蛘哂械暮⒆颖容^敏感,對安全感的需求比較高,特別害怕有威脅性的事物,因此只喜歡比自己弱小的游戲伙伴。此外,孩子也有可能真的被大孩子欺負過,因此留下心理陰影,不愛跟大孩子接近。
對策
尊重、鼓勵和引導永遠是我們對待孩子所應抱持的態(tài)度和行動。
1、承認并尊重孩子的交往偏好
有的孩子只喜歡跟大孩子玩,有的孩子只喜歡跟一個孩子玩,有的孩子在某個階段喜歡跟大孩子玩,在另外階段又喜歡跟小孩子玩。孩子的交友情況就像我們成人吃東西一樣,各有偏好、多種多樣。如果孩子能夠享受友誼的樂趣,能夠學會和他人友好相處,那么家長就不必介意孩子跟誰玩。其實有的時候成人也很功利,總覺得跟大孩子玩能帶動自己的孩子變得比較“聰明”,這才是成人之所以認為“跟小孩子玩”是個問題的根本原因。當孩子在某個階段只喜歡跟小孩子玩時,成人不能只按照自己意愿、硬逼孩子去跟大孩子玩,而是要慢慢等待,等孩子準備好再說。
2、消除顧慮,并做出正面示范
成人要去除心里對大孩子的疑慮。一般來說,小孩子總是喜歡一起玩的。如果姥姥姥爺帶九九出去的時候有大孩子靠近,也是因為喜歡九九,想跟九九一起玩。小朋友們一起玩的時候可能會發(fā)生沖突,但這是極其正常的。因為孩子們不太明白怎樣交往,成人正好可以做出示范,幫助孩子學會交往。如果大孩子來家里做客,成人可以先高高興興地和小朋友一起投入地游戲,九九可能會觀望而不再執(zhí)意要離開,成人可以邀請九九幫忙:“九九,我們這個房子還缺一個小方塊,你能幫我找一下嗎?”以此來吸引九九自然融入游戲中。
3、不和大孩子作比較,多挖掘孩子的優(yōu)點
一般來說,大孩子各個方面的發(fā)展會好一些,成人可以夸贊大孩子“會照顧小妹妹”“勇敢”等品格優(yōu)點,而不要夸贊小孩子即使經(jīng)過努力也做不到的,比如,“小哥哥跳得真高”之類的,避免讓敏感的九九覺得自己不如大孩子。九九回避與大孩子交往可能與自信心不足有關,家人平時應該多找孩子的優(yōu)點,充分表達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比如,“九九能幫爺爺捶背,真是個體貼的孫女!”或者說,“小哥哥跑得快是因為比你大,九九長大了也會跑得更快的!不管怎么樣,媽媽都喜歡九九!”此外,針對具體行為的贊美會讓孩子更加積極自信。
在案例中可以看出,九九對跟小孩子玩很有方法——“你快來追我呀”,立刻就能主導一場非常有趣的游戲,這是一種能力,應該被媽媽肯定。媽媽可以用贊賞的口吻夸獎她:“九九的這個主意真好!你倆馬上就玩起來了,多開心呀!”讓孩子獲得正向積極的情感體驗,或許以后在面對大孩子的時候,九九會將這個辦法進行遷移。
4、淡化挫折,培養(yǎng)勇敢、堅毅的品質
從案例中的表述來看,由于九九的爸爸常年不在家,可能缺失由父親形象帶來的勇敢、堅毅等品格,因此家人要特別重視這方面的培養(yǎng)。最理想的當然是爸爸能夠多陪伴九九,一起玩一些大動作游戲,如,舉高高、追逐跑、攀登肋木之類的,鼓勵孩子多多去嘗試自己不敢做的事情。但是無論有沒有父親的陪伴,最重要的是當孩子失敗的時候,家人不要責備孩子,而要和孩子一起面對:“別著急,我們來想想怎么辦更好”,引導孩子找出解決辦法。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時的偏差是在提醒我們及時進行調整。案例中這位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媽媽不必焦慮,相信經(jīng)過耐心的引導和幫助,孩子的交友狀況會有所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