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孩子總說在幼兒園沒吃飽?
時間:2019-03-14
來源:Yojo幼兒園聯(lián)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孩子吃不飽
對孩子來說,在幼兒園的一天是精彩繽紛的,但是對于爸爸媽媽來說,心情是七上八下的。一到放學時間,家長就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可是孩子年齡小不能描述清楚,于是爸爸媽媽只能通過孩子的行為和只言片語,展開豐富的“猜想”。
春季開學不滿一個月,我們幼兒園老師已經(jīng)陸續(xù)收到不少家長的私信:“老師,請問今天幼兒園吃的什么午飯呢?我家囡囡一放學就吵著餓,到家之后把家里的零食、水果都吃完了……”“我家寶寶今天晚上回家吃了一大碗面條,想問問老師,孩子是不是在幼兒園沒有吃飽?”“我家俊俊說在幼兒園里吃飽了,但是餓得很快,問他吃了什么他也說不清楚,請問最近俊俊吃飯的狀態(tài)怎么樣?”
看著屏幕閃爍的信息,可以想到家長的心情是何等焦慮,可是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孩子對幼兒園環(huán)境感到陌生
很多剛?cè)雸@的孩子都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因為他們對幼兒園環(huán)境還存在一定的陌生、不安和緊張感,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孩子在進餐時心神不寧。當離開幼兒園后,孩子的緊張和不安情緒消除,食欲也隨之增加。
對于那些已經(jīng)適應幼兒園環(huán)境的孩子來說,如果經(jīng)常請假或者長假回園后,也可能重新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不適應,比如,當老師問還要不要添飯時,孩子也許想著趕快吃完,去玩一玩上午發(fā)現(xiàn)的新玩具,就會說自己吃飽了。
家長要配合老師做好以下事情:
1.對于剛?cè)雸@不久的孩子,家長一定要輔助老師疏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最常用的方法比如在放學時抱抱或親親孩子。
2.在家庭游戲中培養(yǎng)孩子自理能力,通過游戲,鼓勵孩子學會說“老師,我還沒有吃飽!”“老師,我要添飯!”等互動語言,讓孩子感受到吃飯是一件愉快的事。
3.放學后,主動與孩子交流,讓孩子講講幼兒園里的生活。家長多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老師才能配合家長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成長。
幼兒園和家里的飲食習慣不一樣
在家里,吃飯時間基本根據(jù)孩子的時間安排。比如:孩子早上6點起床,那么早餐就安排在6點以后,如果孩子8點起床,那么早餐時間就會更晚,午飯和晚飯時間也會推遲。而幼兒園的三餐兩點時間比較固定,有些孩子在正常進餐時不覺得餓,等有饑餓感時又錯過了進餐時間。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吃幾口飯,或者讓孩子吃得快一點,就選擇給孩子喂飯。還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安靜不亂跑,同意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但是在幼兒園進餐全靠孩子的自主能力。
家里的三餐會按照孩子的口味進行烹飪,但幼兒園的食譜要考慮3—6歲幼兒的總體營養(yǎng)需求,這就導致有些孩子不喜歡幼兒園的某些飯菜。
家長要配合老師做以下事情:
1.家長盡量按照幼兒園的生活習慣安排孩子在家的時間,縮小家園生活的差異性,尤其注意減少孩子請假和遲到次數(shù)。
2.家長要做好孩子進餐時的學習榜樣,自己先做到吃飯時不看手機、不看電視。
3.不縱容孩子的挑食行為,不在兩餐之間給孩子過多的零食。
幼兒園的活動量更大
幼兒園會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每天進行不少于2小時的戶外活動。當孩子們的活動量大時,身體的能量消耗也會隨之加快,饑餓感也會來得更快。幼兒園下午吃飯的時間都會比較早,吃完飯后還會進行游戲活動,所以孩子會在家庭晚餐時感到饑餓,這是正?,F(xiàn)象。
家長要配合老師做以下事情:
1.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游戲伙伴,有了合適的小伙伴一起運動也會變得更有趣。
2.孩子的身體素質(zhì)和愛好不同,家長應該根據(jù)孩子不同的特點,找到他最適合也最喜歡的運動項目。
3.日常多帶領孩子參與團隊運動,玩一些團隊類的游戲,對孩子來說,既能夠提高運動的興趣,又可以增強孩子的團隊意識。
您瞧,原來我們的孩子“餓”的背后會有這么多原因!知道了孩子“餓”的原因后,家長就不需要太擔心了,而是該考慮如何引導孩子能在幼兒園吃飽。
晚餐如何安排才正確?
俗話說:“晚餐要吃少。”但對于正處發(fā)育旺盛時期的孩子來說,是不對的。“晚餐距離明天的早餐10小時左右,雖然說睡眠時無須補充食物,但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卻一刻也不會停止。”所以,孩子的晚餐不僅不能少吃,更應吃飽吃好。這里有3個講究家長一定要重視。
定時,用餐時間不超過30分鐘。尤其對于進餐習慣不好的孩子,家長要和孩子約定進餐的時間,每餐不超過30分鐘,就餐時不能邊吃邊玩。到了規(guī)定的時間,就算沒吃完,也要按照約定收走。在此基礎上,定時定量讓孩子進食,開始孩子可能會有沒吃飽的情況,但這樣堅持會慢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氣氛,注意給孩子做好榜樣。在進餐的時候盡量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融洽的進餐氣氛,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進餐。大人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不看電視、不玩手機,盡量營造出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以保持孩子精神放松。
態(tài)度,不給孩子增加心理壓力。家長千萬不要在飯桌上訓斥孩子,更不要逼迫孩子吃飯,而是應該采取一種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比如,嘗試運用食物的搭配,選擇一些圖案生動的餐具。此外,還可以針對性地選擇繪本,在閱讀中讓孩子懂得健康的飲食觀念。
此外,還有3個錯誤的晚餐觀點,同樣需要家長注意!
錯誤觀點1:湯泡飯好消化
有的孩子不愛吃菜,卻喜歡用湯泡米飯吃。很多家長認為這樣的吃法容易消化,實際上,飯粒沒有經(jīng)過充分的咀嚼就咽下去,不利于腸胃消化吸收,甚至加重腸胃負擔。
錯誤觀點2:晚餐不能吃太飽,否則會睡不著覺
對于成年人和老年人來說,晚餐要少吃是正確的,但是孩子卻應另當別論:孩子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不管是身體還是大腦都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進行補充。晚餐和次日早餐的時間間隔會有12小時左右,雖然說睡眠時間是無需補充食物的,但是孩子的發(fā)育卻是一刻不停止的,夜間也是需要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的。
錯誤觀點3:孩子已經(jīng)吃過晚飯,再餓就不用吃了
如果孩子晚上還喊餓,可以適當在睡前1小時加餐。加餐的食物建議牛奶、面包、少許的堅果、水果等,避免給孩子喂食一些太肥膩的食物或含鹽含糖較多的零食。
對于孩子們回家喊“餓”,家長不要過分焦急,先觀察,看孩子的飲食狀況有無異常,要及時和帶班教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園飲食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給孩子自我調(diào)整的機會,耐心陪同孩子一起增強自主進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