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掉進了鼓勵教育的“誤區(qū)”?
時間:2019-07-31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當傳統(tǒng)“棍棒式”打壓教育模式逐漸淘汰時,在中國的教育界開始流行一個詞叫“鼓勵教育”。
在里約奧運會期間,一個擁有“洪荒之力”的奇女子傅園慧,她的父親對她奉行的就是鼓勵教育,才能養(yǎng)成這樣被全國人民喜愛的可愛、活潑、自由、堅韌的性格。
顧名思義,鼓勵教育就是在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中,使孩子以自信、快樂的狀態(tài)去完成學習任務的方法。鼓勵教育符合孩子的身心特點,容易被孩子和家長所接受。鼓勵教育的理念是科學、合理的,然而在實際生活中,許多家長卻掉進了鼓勵教育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鼓勵教育等同于表揚教育
很多家長不懂得如何鼓勵孩子,把鼓勵式教育誤當成毫無分寸的表揚,容易讓孩子在泛濫的夸獎下,失去抵抗不完美的能力。
昨天,在微博看到一則演講“你應該鼓勵孩子而不是表揚孩子”,讓我感觸頗深。其實,鼓勵和表揚所表達的對象是不同的,鼓勵是針對孩子的某些具體行為,而表揚的對象往往是孩子本身。
孩子跟父母下棋,孩子贏了。
打壓式父母:贏盤棋有什么可高興的?下棋能當飯吃?整天就知道玩,有這心思怎么不用在學習上,你看隔壁……
鼓勵式父母:孩子你看,只要努力了,一定會有收獲……
表揚式父母:寶寶你真棒,你真厲害
表揚就像糖果,吃多了會長蛀牙,可能讓孩子上癮,使孩子的“自我認知”發(fā)生偏差。
誤區(qū)二:鼓勵教育等同于無條件無限制的溺愛
在對待孩子時,有的家長分不清慈愛和溺愛的區(qū)別,鼓勵不分緣由,寬容變成沒有原則。不論孩子是做了一件該做的事,還是做了不對的事情,家長不敢說“不”字,害怕刺激孩子,害怕打擊孩子。即使孩子養(yǎng)成了自我、虛榮、任性的性格,家長仍然一味地用奉承的詞語堆砌語言。
誠然,鼓勵很重要,但是應基于公共、客觀的基礎,要讓孩子明白對錯是非,而不是一味溺愛。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又怎承受的住挫折和困難。
誤區(qū)三:鼓勵教育等同于徹底反對打壓教育
部分父母認為,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是應該被直接摒棄的,孩子不聽話,不能吼;孩子在不安全的地方亂跑,不能罵;孩子即使偷東西、偷錢、打人,也絕對不能打他……
任何一種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價值。傳統(tǒng)的“棍棒式”打壓教育能在歷史的長河中被祖祖輩輩的父母繼承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鼓勵教育是有底線的,當孩子觸碰到底線時,我認為父母不論是訓斥、打罵,也一定要讓孩子堅守這條底線。
做父母的一定要清楚,絕對不能讓孩子吃定你,不能要什么給什么,讓孩子摸清你的套路。當孩子期末考了60分時,不要斬釘截鐵地要求孩子下次要考90分以上,或者一頓訓斥。要平心靜氣地跟孩子探討,這次的分數是什么原因,分數低并不需要覺得丟臉,看下次考試能不能進步一些。為此,孩子付出的每一點努力,取得的每一分進步,都應該被鼓勵。
總之,教育孩子和馴養(yǎng)動物有相似之處,就是糖和鞭子缺一不可。每一個家庭,每一對父母,每一個孩子,性格、習性、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不同的,任何一種教育方式都不是絕對的,尋找適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