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幼兒園非要去小學化
時間:2020-04-09
來源:Yojo幼兒園聯(lián)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國家教育部早在2011年,就曾下發(fā)《教育部關于規(guī)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xiàn)象的通知》。
文件明確指出: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化的教育內(nèi)容,幼兒園不得提前進行各種活動來強化訓練學習,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yè)。
為了防止出現(xiàn)漏洞,文件還明文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義務教育的招生政策,嚴禁一切形式的小學入學考試,嚴禁小學舉辦各種形式的考核、面試、測試等招生選拔考試,嚴禁小學提前招收不足入學年齡的幼兒接受義務教育。
為什么幼兒園非要去小學化
從情感角度看
孩子在幼兒園本來就是做游戲的,如果不讓孩子玩,無異于剝奪童年,孩子就少了天真、爛漫和快樂。幼兒園小學化褻瀆了兒童的童年,所以童話大王鄭淵潔說,小學化的幼兒園和學前班是摧殘兒童的集中營,這話一點也不過分。
從生理角度看
幼兒園小學化屬于過早、過度教育,這和使用童工一樣,都是摧殘兒童,大腦神經(jīng)會自我保護,導致孩子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孩子為什么越來越遲鈍?為什么感覺傻了、書呆子了?就是這個原因。
從認知角度看
讓幼兒園孩子直接學習小學內(nèi)容,相當于讓孩子跨過本階段,跳到下一階段,這就打亂了認知發(fā)展的順序,破壞了認知過程,會阻礙孩子的獨立性、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每個階段都是上一階段的延伸,下一階段的準備,不能超越也不能顛倒。
從人格角度看
強迫幼兒去做小學生做的事情,會讓孩子對學習產(chǎn)生無能感和挫敗感。因為他發(fā)現(xiàn)太難了,總也學不好,就會喪失自信心,甚至種下厭學的種子,導致不良人格。所以請尊重孩子,不要強迫他們學習那些超出他們理解能力的知識。
從興趣角度看
感興趣的東西不讓學,非要學認字、算術、拼音、外語等孩子不感興趣的,孩子會退縮、厭學甚至產(chǎn)生退學的念頭,從而扼殺了孩子的積極性。
從習慣角度看
強制灌輸,會導致消化不良。像很多地方的教育,不管孩子能不能理解,只是一個勁兒要求背誦,以為孩子能背下來就會了。導致孩子以為背下來就會了而不是理解內(nèi)容的含義,從此養(yǎng)成了不良習慣,當然考不好。
所以,對孩子的入學準備,不要搶跑,就像一場比賽,是有規(guī)則的,你要搶跑,一次警告,兩次直接出局??墒乾F(xiàn)在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先學一些,將來上學會簡單一點,操之過急只會帶來適得其反的結(jié)果。
幼兒教育學什么?
讓保育和教育相結(jié)合,促進孩子感官和運動能力的發(fā)展,形成和發(fā)展孩子的語言,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學習品質(zhì),了解社會規(guī)則,促進身體和人格的健康發(fā)展。
良好的習慣
在幼兒園里,一日生活皆教育,老師們會在一日流程中教會孩子講衛(wèi)生、懂禮貌、不偏食、不挑食、愛運動、早睡早起、有安全意識等良好的習慣,而這些習慣才是奠定孩子未來教育的基石。
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越強的人越能適應新環(huán)境,越敢于探索,也越自信。在幼兒園里,老師會讓孩子自己動手,整理床鋪、自己進餐、穿衣、如廁等,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學習能力
3-6歲,是培養(yǎng)孩子學習習慣的最佳時間,幼兒教師會用孩子最感興趣的“游戲模式”培養(yǎng)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寓教于樂,讓孩子在游戲中習得知識,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學習探索的能力,為上小學做好準備。
社交能力
對孩子來說,幼兒園是一個小社會,在跟同齡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孩子逐漸學會怎樣建立友情、怎樣保持友誼、出現(xiàn)矛盾時怎樣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也會學會幫助別人和感恩別人。
幼兒園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點,孩子在幼兒園所學的東西,會伴隨孩子一生。而幼兒園小學化,就相當于讓孩子跳過基礎教育階段,直達小學教育,這樣,孩子接受的教育就好比空中樓閣,沒有支撐,終會顛覆。